清灰方式對除塵布袋選材使用維護的影響
袋式除塵器對濾袋的選材是很講究的,要考慮溫度與清灰的難易程度,不同種類的除塵器對除塵濾袋的選擇是不同的。接下來一起看看各類型布袋除塵器對除塵布袋的選擇:
1、脈沖噴吹清灰:這種清灰方法施加于粉塵層的清灰動能是最高的,是一種外濾清灰的典型方式?;覊m吸附力很強,除塵布袋紗線內部附著粉塵的殘留量比較少,使用的除塵布袋一般是氈或針刺氈。在脈沖噴吹作用下除塵濾袋瞬間變形很大,產生應力很大,所以必須用抗張力強的濾料。除塵布袋與骨架經常摩擦,因而要使用耐 磨除塵濾袋,也可以使用織物除塵布袋。
2、振動清灰:這種清灰方法的特點是施加于粉塵層的動能較脈沖噴吹、反吹風型要小,是低能型清灰,所以,宜用織物除塵濾袋。富柔軟性織布的振動波傳遞較好。
3、反吹風(反吸風縮袋)清灰:這種清灰方式一般使用織物除塵布袋,但也可使用布重比較輕(300~400g/m2)、富有柔軟性、尺寸變化小的氈料。 其中使用玻纖除塵布袋為最多,并用于大型袋式除塵器居多。除塵濾袋的吊裝、縫制等均有一定要求,如不注意則對除塵濾袋使用壽命有較大影響。
正確使用維護除塵布袋,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。這里講一下 除塵布袋磨損的預防和處理:
除塵布袋磨損是布袋破損失效的主要類型,其它破損類型造成破損的小孔洞之后,含塵氣流的沖刷也產生進一步的磨損。磨損與袋式除塵器結構設計、氣流組織、反吹清灰等密切相關。除塵濾袋磨損的發(fā)生部位分為下列五種情況:濾袋袋口、濾袋袋身、濾袋下部、濾袋袋底和濾袋內側,不同部位發(fā)生磨損的情況及其因素不同,解決方法也不同。
濾袋袋身位磨損
除塵布袋袋身的磨損,常見濾袋中部豎向條狀磨損痕跡,分幾種情況:
如果破損痕跡由內向外,破損在袋籠豎筋接觸處,說明是袋籠豎筋脫焊或銹蝕,將濾袋磨斷或噴吹壓力過高、噴吹過于頻繁,使濾袋與袋籠接觸位置折疊斷裂造成破損。通過更換袋籠或調整噴吹裝置可解決此類磨損問題。
如果破損痕跡由外向內,破損在袋籠豎筋接觸處。往往可見濾袋外部(相鄰濾袋或箱體構件)有與濾袋磨碰的痕跡。這類磨損是袋籠變形或濾袋安裝偏小,濾袋直徑偏 大或松弛,引起濾袋與濾袋、濾袋與除塵器箱體構件之間接觸,在反吹過程中因濾袋的膨脹相互磨擦使其磨損。一般需更換袋籠,并保證安裝質量。袋式除塵器設計過程中,應避免濾袋間距及濾袋與箱體結構間的距離過小。
除塵布袋下部磨損
濾袋下部機械磨損:濾袋下部外側磨損多見于濾袋底部 向上300mm以內,磨損多在一側,下部最為嚴重,向上逐步減輕。局部縫紉線會被磨斷,沒有受到磨損的位置縫紉線強力良好。此類磨損多由于花板變形、孔間距過小、袋籠變形、濾袋過長等原因造成。個別有濾袋和除塵器箱壁磨擦破損的。此類破損需嚴格檢查花板水平度,且應使用制作精良的袋籠。
濾袋下部的環(huán)狀磨損:在濾袋下部由外而內形成環(huán)狀磨損空洞。這類磨損是由于含塵煙氣對濾袋局部的沖刷造成的,說明濾袋局部的氣流速度過大。多見于過濾風速較高的除塵器或磨琢性較強的粉塵,當濾袋一側破損后,煙塵沖刷破損對角,隨著時間推移破損不斷擴大,濾袋破損嚴重可導致濾袋環(huán)形斷裂。
濾袋下部內側磨損:
多見于與袋籠接觸位置,多數是袋籠和袋籠底直徑相差太大,造成濾袋清灰和過濾時變換幅度過大,和袋籠磨擦破損。更換優(yōu)質袋籠即可解決。
除塵布袋是整個除塵器的心臟,濾袋的失效會使得整臺設備無法正常運行。濾袋的磨損主要與除塵器的設計與應用、制造、安裝質量有關。磨損過程是從局部開始的,但是只要形成了小的磨損孔,將很快擴散,造成更大的濾袋損壞。因此,加強運行過程中的檢查、檢測,及早發(fā)現小的磨損,也是避免造成大規(guī)模濾袋磨損的重要因素。